在台灣的傳統觀念中,農曆七月又被稱為「鬼月」或「民俗月」,民間普遍認為這是一個與靈異相關的月份,因此在生活中會避免舉行喜慶或重大活動,例如結婚、開業、甚至搬家。
2025 年的鬼門開時間是8月23日(農曆七月初一),從這個時間點開始,就正式進入一年一度的「鬼月」時期,也就是農曆七月,而鬼門關的時間是在9月21日(農曆七月三十),因此若你有搬家計畫,建議盡量避開8月23日到9月21日的鬼月期間(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)。
然而,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與搬家需求的多元化,許多人無法完全避開鬼月搬家。
那麼,農曆七月搬家真的不好嗎?有什麼注意事項可以讓搬家過程更安心?
本文將從傳統禁忌與現代觀點出發,並提供搬家實用守則,讓你即使在農曆七月搬家,也能平安順利入住新家。
農曆七月可以搬家嗎?
傳統習俗的禁忌與考量
在傳統信仰中,農曆七月初一至月底是「鬼門開」的時期,民間稱之為「好兄弟」出遊的月份。由於搬家被視為「動大事」,意味著居住環境與氣場的轉換,容易驚擾靈體,因此被列入應避免的事項之一。
常見的禁忌包括:
- 避免農曆七月初一、十五搬家
- 避免晚上搬家(天黑後陽氣弱)
- 避免在搬家時說負面或不吉利的話
- 進入新家的第一步要喜氣熱鬧,避免冷清
長輩通常會建議延後搬家,以求安心。
現代觀點與彈性做法
隨著生活節奏加快,許多人因租約到期、工作調動、孩子轉學等現實原因,根本無法避開鬼月搬家。
從科學角度來看,農曆七月與搬家順利與否沒有直接關聯,真正影響搬家品質的,是事前的準備與執行。
因此,現代人更傾向在遵循部分傳統習俗的同時,透過儀式+安全規劃,讓搬家兼顧心安與效率。
鬼月搬家注意事項
選擇吉時吉日
即便是在鬼月搬家,也可以透過擇日來增加好運氣。
- 避開農曆初一、十五
- 選擇白天搬家,避免深夜
- 可參考農民曆的「宜搬遷」的日子
進行簡單的安神或祈福儀式
搬家前,可在新家進行簡單儀式:
- 全屋清潔,避免灰塵或髒污積累
- 進門前拜土地公,感謝守護新環境
- 先開窗通風,讓新家保持明亮與通暢
搬家流程與防護重點
鬼月搬家最需要注意的,其實是物品安全與搬運效率。
- 使用合適的搬家紙箱:速購家的五層AB浪大紙箱抗壓性佳,適合長途運送。
- 易碎品防護:像玻璃杯、餐具、相框等,建議用氣泡布或舒美袋層層包裹,再放入紙箱中。
- 家具防刮防水:可使用伸縮膠膜與速購家打包工具 防護,特別是在下雨天搬家時,避免家具與紙箱受潮。
心理層面的調整
- 把搬家視為生活的新開始,而非「犯忌」
- 做足準備、注意安全,比擔心月份更重要
- 儀式的作用更多是讓心安,保持正面情緒能讓搬家過程更順利
延伸閱讀:搬家打包技巧有哪些?3大整理順序與步驟,推薦紙箱最好用!
延伸閱讀:搬家紙箱如何打包?先將清單表格列好分類!
傳統與現代的平衡之道
農曆七月搬家並不是絕對不行,只要掌握正確的防護方法與打包技巧,即使是在鬼月,也能平安、順利且高效率地完成搬家。
尊重傳統的同時,也可以用現代的搬家工具與規劃來確保安全,讓新家生活從第一天開始就舒適無虞。
如果你正好要在農曆七月搬家,不妨提前準備好搬家紙箱、緩衝包材與打包工具,讓整個過程更輕鬆省心。速購家提供多種規格的紙箱與防護包材,無論是自助搬家還是大型搬家,都能找到最適合的商品。